Some images has been designed using resources from Unsplash & Pixabay & Freepik and some icons from Flaticon

圖資帳號登入

登入說明

帳號:閱覽證號

密碼:預設為身份證字號

忘記密碼

如無法登入,請於開館時間聯絡037-985-558分機325,或來信lib@mail2.hakka.gov.tw,註明閱覽證號及姓名,我們將儘速為您處理。

相關注意事項

請遵守智慧財產權及合理使用相關規定:

圖書資料中心提供之電子資源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嚴禁大量、連續及利用任何軟體下載及列印全部內容,請勿流通及進行商業用途。不得將檢索所得之資料內容,如文字、圖表或版權聲明加以編輯、引申,或以任何形式與其他資料組合,違反上述規定,致損及本中心使用權,一經查證屬實,將處以停權處分,並由讀者自行負擔相關法律責任。

部分資料庫有上線人數限制,使用完畢請務必立即登出。

:::

日治時期阿美族農業型態與部落環境變遷
分享 開啟新視窗分享到臉書 點閱數: 760

封面
  • ISBN:
    9789869064590
  • 作者:
    林駿騰
  • 出版者:
    財團法人東台灣研究會文化藝術基金會/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
  • 出版日期:
    2022/12
  • 摘要:
    「南起北漸」為日治時期統治者與在台日人所發展出來對原住民的文化論述。伴隨著田代安定、鳥居龍藏、伊能嘉矩等諸多殖民地官員、人類學者、地方警察等等日本統治者,以「帝國之眼」裏裏外外掃視著東臺灣與阿美族之後,東臺灣阿美族如何在經濟上對殖民政府更有幫助:如何更能改善自身的經濟狀態提供更多稅收、物產供給總督府,成為此時期統治者觀切著重點。隨著臺灣總督府於東臺灣進行一系列針對阿美族推廣的農業科學化、農會制度、農業教育、土地私有化與引進蓬萊米等措施,最直接造成部落環境變遷的結果便是大量部落旱田的水田化。 日治時期引進的蓬萊米種植促成東臺灣阿美族各部落水田化,同時從小米種植為主的社會轉變為水稻為主。值得注意的是,許多日本所推行「經濟化」的作物對於當時的阿美族而言是熟悉的,同時阿美族也不但只是接受新式農業技術的客體而已。對於阿美族而言,科學化農業伴隨著水田化以及土地私有制度而來,稻米亦是結合糧食與經濟作物的存在。阿美族農業從小米時代走向水稻時代除了旱田與水田、傳統經濟以及現代化經濟模式的轉變之外,同時也是因為稻米屬於外來者推動的純經濟與糧食作物,使得小米所蘊含的傳統文化觀直接消亡,應是一連串農業現代化政策逐漸影響下的轉變。
回到最上